欢迎访问吴兴区人大网站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夹

关于全区招商工作的调研报告

来源 : 字号 :【 时间 : 2013-09-27

  招商引资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,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。为全面了解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现状,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,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,以便为人大常委会审议政府专项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,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,近期,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,对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开展调研。深入招商一线,与招商人员和企业业主面对面交流,实地走访了56家外来投资企业,召开了8次座谈会,对148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,其中外资企业50家,市外内资企业98家。同时,学习考察了周边县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
  一、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情况

  建区以来,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放在突出位置来抓。近年来,随着平台承载能力不断提高,投资环境不断改善,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,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,全区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9个,总投资18.3亿美元,完成合同外资11.6亿美元,实际到位外资6.6亿美元;累计引进注册1000万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229个,实到市外注册内资67.3亿元,各项指标完成连续保持全市先列。

  1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,竞争态势日益显现。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全力推进“大招商攻坚行动”。区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招商一线,主动叩门招商,重点客商亲自洽谈,重大项目现场指导,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。区“四套班子”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建设,促进项目早开工、早投产。高新区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、负总责,主要领导每周外出招商不少于两天。建立每周汇报、每月考核制度,层层落实责任,层层传递压力。同时把招商引资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,不断增加考核比重。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,你追我赶、相互比拼的氛围不断浓厚。

  2、政策机制不断完善,招商质量逐步提升。紧盯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、带动力强的“大好高”项目,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。不断完善考核机制,更加注重实际效果。积极创新招商模式,突出招商重点,成功举办童装文化节、央企对接会、光伏产业发展对接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会、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。探索建立“政府+协会+企业”联动招商新模式,发挥政府主导、协会指导、企业主体作用,加强与全国新能源商会等中介机构的战略合作,形成以商引商、联动招商新格局,努力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率。

  3、平台拓展不断推进,产业导向日趋清晰。努力克服土地紧张、融资困难等障碍,以开展“三改一拆”活动为契机,大力推进全区工业平台拓展提升。高新产业园、临港工业园加快建设,已初显形象。埭溪、东林等西部山区乡镇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,平台框架迅速拉开。在推进平台建设的同时,不断加强产业规划,明确产业导向,找准产业定位,逐步形成先进装备、光电新能、信息技术、现代服务、现代农业等对外招商重点产业。随着三一重工、华祥高纤、新凤鸣、多媒体产业园、万马光电、久鼎电子、珀莱雅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,产业集聚和产业带动效益日趋显现。不断完善项目准入制度,做到关口前移,提高准入门槛,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引智、选商择资转变。

  4、服务意识不断增强,投资环境得到优化。调研中企业对我区的投资环境,特别是对我区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服务态度和效率普遍表示满意。调查的148家企业中,91.9%的企业对我区的投资环境表示满意,62.9%的企业对投资前景很有信心。对重大项目采取区领导、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“三合一”的组团包干服务,通过现场办公等形式,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。同时量身定做法律援助、人才招聘、生产生活服务等各类专项服务。各地对招商引资项目,均落实专人负责,为项目报批和项目推进提供全程跟踪服务,逐步形成了各自服务特色,打响了服务品牌,优化了投资软环境。织里镇招商干部从项目引进到投产,提供“一条龙服务”,增强了服务效率;东林镇依靠诚信的服务态度和优质的服务手段,在外来投资企业中赢得良好口碑。

  二、主要困难和问题

  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,但对照先进发达地区,仍存在较大差距,形势依然严峻。从宏观层面看: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,经济运行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,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,企业投资愿望减弱。地区间过度竞争行为导致招商引资成本不断增加,难度不断加大。从我区实际看:引进的“大好高”项目还不够多,外来投资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还比较低,部分项目建设周期较长,外资项目流失较多,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引进项目投产率仅46.9%,共有39个注册项目流失,其中外资项目流失率达30.5%(见图一、图二),签约项目流失则更多。具体工作中主要面临以下五方面的困难:

  

图一:2010-2013年上半引进图二:2010-2013年上半年引进

外资项目建设情况市外内资建设情况

  1、平台建设仍然滞后。我区建立时间不长,工业平台建设起步晚,基础薄弱。自建区之日起,便举全区之力迅速拉开东部新区平台框架,并已初具规模,各乡镇也分别建成了各自的工业平台。但对照“五通一平”、“ 七通一平”的标准要求,我区的工业平台布局比较分散,配套设施不够完备,平台建设、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,影响了平台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度。

  2、要素制约日益严峻。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,越来越紧缺的土地指标已经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主要因素。虽然各地不断加大土地复垦力度,但仍是车水杯薪。部分引进的项目因土地指标难落实而迟迟不能开工,乃至流失。2010年以来流失的39个项目中,近50%是土地指标原因造成的。为了加快建设进度,部分项目采取分步供应土地指标的方式,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遗留问题。如埭溪镇8家企业的项目建设中尚留75.46亩土地指标“尾巴”难于落实,最少一家仅1.5亩,走访中这些企业的反响较大。与此同时,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不够理想,调查的企业亩均设备投资额44.2万元,仅占亩均总投资的24.3%。个别企业获得土地指标却迟迟未开工,造成土地闲置。此外,我区的用地价格、水、电、气等成本相对较高,缺乏竞争优势。调查中77%的企业反映劳动力成本高,47.7%的企业反映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推进最困难,项目推进中的服务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(见图三、图四)。

图三:企业反映项目前期办理图四:企业反映目前投资环境最主要问题

最困难环节

  3、招商力量比较薄弱。与周边县区相比,我区的招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,一线招商人员配备不足,专业化程度不高,队伍不够稳定,人员流动性大。目前全区一线招商人员仅48人,与周边县相比力量明显不足。乡镇招商干部兼职较多,工作精力难保证。目前除织里镇坚持在上海等地长期不间断驻点招商外,大部分地方驻点招商人员得不到保障,工作缺乏连续性,影响了驻点招商的实际效果。

  4、资源整合尚需加强。由于我区的工业平台分布比较分散,加上缺乏相应的工业园区管理机构,导致在项目引进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职能交叉现象,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和同质竞争的情况。现有资源缺乏有效整合,抱团作战、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尚未健全。一方面,乡镇普遍存在招商信息掌握不全、渠道不畅的情况;另一方面,区商务局掌握的信息有的因乡镇没有及时跟进而失去机遇,造成信息利用率不高。同时,全区产业规划布局尚需进一步完善,个别地方为了完成考核任务,没有严格按照产业布局引进项目,项目“插花”现象仍然存在。

  5、招商模式尚显单一。目前我区的招商模式还是以政府招商为主,调查的企业中69.9%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进的(见图五、图六)。政府招商相对成本较高、成功率较低、牵涉领导精力较多。而通过企业产权招商和以商引商,更有利于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。

  图五:当前我区招商引资主要模式图六:企业决策投资的决定因素

  三、周边地区创新经验

  调研组专题赴长兴县和杭州市萧山区、宁波市慈溪市学习考察,他们在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

  1、关于整合资源方面。长兴县在全县抽调65名专职驻点招商员,统一安排至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浙南、广东五大片区招商处,集中办公,统一管理,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局统一拨付。实施项目首报认定制度,明确项目实绩归属认定方式,统一开展业绩考核,有效杜绝招商人员之间相互抢夺信息资源。慈溪市以六大产业平台为主体,由市招商局统筹协调人员配备和资源配置。

  2、关于拓宽渠道方面。慈溪市紧盯上海、宁波两个城市的产业转移,充分发挥10多个异地商会和20多个行业协会的作用,给予每个商会、协会每年5-10万元的工作经费,加快推进以企引企、以商引商步伐。萧山区利用区位优势,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,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服务业占到全区招商引资份额的31.3%

  3、关于完善考核方面。长兴县为了引导项目定向落户、产业定向集聚,针对项目引进方与项目落户地不一致的情况,按一定比例界定分成,分别计入考核。慈溪市加大专项奖惩考核力度,设立先进奖、优胜奖、服务奖等多个奖项,对招商一线人员加强绩效考核,实现个人收入与绩效挂钩。萧山区对主要平台、重点乡镇、一般乡镇三个层面实施分类考核。

  四、对策建议

  针对当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,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初步建议:

  1、注重产业规划,加快平台拓展,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。一是完善产业规划。高起点、高标准规划全区产业发展规划,结合实际,立足长远,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,规划产业布局。特别是重视东部新城发展规划,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,把产业布局细化至每个区块,并严格按规划引进项目。二是推进产业招商。通过规划引导,着力推进产业招商,围绕现有的几大龙头企业,定向引进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,引导企业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,打造和完善产业链,迅速形成产业集群,努力实现“引进一个项目,带来一批企业,形成一圈链条”。三是加快平台建设。努力克服土地和资金制约,加快推进平台拓展提升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。对现有的工业平台进行充分整合,形成有规模、有特色的工业园区。要结合实际,体现特色,推进差异化发展,防止同质竞争。在注重工业平台建设的同时,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。

  2、整合信息资源,改进招商模式,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。一是完善管理体制。整合现有资源,理顺管理体制,改变各自为政、分散管理的模式,努力形成全区招商“一盘棋”格局。统一安排对外招商,统一管理招商队伍,统一开展业绩考核,迅速形成一个整体,提升我区对外招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二是强化信息统筹。区商务局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,及时捕捉、收集、掌握各类招商信息,科学分析,统筹安排,充分利用好每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。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,做到上下畅通、左右互通。三是探索招商模式。切实加强与各类产业协会、商会等中介机构的联系,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。鼓励本地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、研发机构的合作,加快技术改造,推进产权招商。加强与现有外来投资企业的联系,鼓励引导以商引商。

  3、创新服务理念,强化政策扶持,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。一是提升服务效率。建立和完善针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平台,为项目引进、审批、建设、投产提供全程跟踪服务。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、部门与乡镇之间的责任分工,完善服务环节,提升服务效率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审批权限,优化审批环节。二是加大扶持力度。切实加大对“大好高”项目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,紧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,着力推进浙商回归,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。建立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,扶持引导优势产业做大做强。同时注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引进和培育,鼓励和扶持“海归”高端人才投资创业。三是缓解要素制约。在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的同时,着力挖掘现有存量,推进“零土地”招商。进一步加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和土地复垦力度。切实加强土地管理,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坚决遏制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。进一步加大土地征用和农房拆迁力度,加快项目建设周期。

  4、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考核机制,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。一是思想更重视。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、推进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,继续坚持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不动摇,明确目标任务,落实工作责任。二是队伍更专业。高度重视招商队伍建设,配足、配强基层一线招商人员。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业务水平,努力建设一支高层次的专业化招商队伍。三是考核更完善。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,完善考核办法,更加注重对实际投资建设和项目落地情况的考核,充分体现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效果。继续加大督查力度,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。

     20139月